官方APP

官方公众号

搜索

科室介绍

Departments

消化科

首页 | 科室介绍 | 内科 | 消化科

消化科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消化消化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承担着江苏省及周边地区小儿胃肠、肝胆、营养性疾病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等工作。经过近六十年的发展,已成为功能齐全的专科。

消化科是一支梯队合理、由博士后、博士、硕士组成的专科队伍。科室成员担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消化学组委员1人,感染学组委员1人,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会儿科分会委员1人;学科在江苏省牵头成立儿童消化专科联盟,学科带头人任江苏省儿科学会消化学组副组长;现有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4人,主任医师7名,副主任医师5名,主治医师4名,住院医师5名,护士25名。

专业特色技术:各种小儿胃肠镜检查及内镜下治疗、内镜下止血术、食道静脉曲张套扎术、内镜下各种异物钳取术、内镜下息肉或肿块摘除术、内镜下经鼻空肠置管术、经皮胃镜下胃造瘘术、贲门失弛缓症的POEM治疗,ESD、ERAT、食管扩张、食管支架放置和取出,粪菌移植治疗,小肠镜检查及治疗、胃肠动力检测及食道24小时pH值测定,幽门螺杆菌检测、大便病原学检查、胃肠起搏治疗、开展小婴儿十二指肠引流术检查及小儿肝脏活检穿刺术等,一些项目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1、儿童消化内镜下治疗:

内镜技术的问世被誉为医学史上的一次革命,更大的变革是治疗方面,产生了内镜外科和微创手术的新概念。随着儿童消化内镜检查的增加,儿童消化道早期肿瘤,息肉,异位胰腺,贲门失弛缓症等疾病发现逐年增加。对于儿童的这些病变,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切除,但手术创伤大、患者恢复慢、住院时间长、治疗费用高,手术后生活质量也大为降低。近年来迅猛发展起来的经内镜介入治疗技术,改变了外科手术的概念,因为大部分消化道病变可以在内镜下切除,而不再需要传统的外科手术。目前,目前已经可以独立开展内镜下止血术、食道静脉曲张套扎术、内镜下各种异物钳取术、内镜下息肉或肿块摘除术、内镜下经鼻空肠置管术、经皮胃镜下胃造瘘术、贲门失弛缓症的POEM治疗,ESD、ERAT、食管扩张、食管支架放置和取出,粪菌移植治疗,小肠镜检查及治疗、食管支架放置和取出等新技术,促进学科发展和亚专科建设,为小儿消化系统疾病治疗提供新的可靠保证。

2、儿童炎症性肠病诊治及随访:

儿童炎症性肠病(IBD)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IBD皆具有相似的症状和体征,如肠道炎症、腹痛和腹泻等。IBD 需结合临床表现、内镜和肠道病理检查等进行诊断。其治疗包括营养支持、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等多方面,强调个体化治疗原则。我科根据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制定本科儿童IBD诊疗常规,采取胃肠镜、小肠镜、胶囊内镜、磁共振(或CT)结肠成像等多种检查评估措施明确肠道病变,治疗采取包括生物制剂治疗,肠内营养,药物诱导缓解,维持缓解等综合治疗,防止病变进展(如穿孔、肠腔狭窄等),预防受累肠段癌变,提高生活质量,预防术后复发及促进正常生长发育等。治疗过程中严密随访,以及是否存在肠外表现和并发症等,以确定最佳治疗方案。

3、遗传代谢性肝病的诊断及治疗

遗传代谢性肝病是一组以黄疸、肝大、肝酶增高和低血糖为主要表现的先天性疾病。遗传代谢性肝病是婴儿和儿童疑难重症肝病的重要病因,可快速进展至肝衰竭。其病因一直是需要解决的疑难问题,积极开展肝脏代谢病筛查及基因确诊是非常必要的。不同基因缺陷造成临床特征不同,给临床诊断造成困难;近年研究发现这些遗传代谢性肝病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得益于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使得通过基因检测确诊这一类疾病成为可能,基因诊断使这类遗传代谢性肝病患儿得到尽早的诊断和治疗。结合肝脏病理活检、气相色谱及串联质谱技术对遗传代谢性肝病的筛查,使遗传代谢性肝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成为可能,为提高遗传代谢性肝病患儿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晚期肝衰竭进行肝移植治疗。

4、儿童肠内肠外营养支持:

在儿童消化疾病及其他重症疾病过程中,往往患儿存在营养不良问题。营养支持是患儿综合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营养支持方法包括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和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营养支持可促进病情康复、改善预后,改善患儿临床结局而收到广泛关注。肠内营养以其营养方式接近生理状态,安全、便捷、成本低廉等优点,成为临床营养干预的首选。对于由于重症胰腺炎,重症感染,外科手术及幽门狭窄等疾病影响而不能经口摄入足够营养的病人给予经鼻空肠置管,给患儿维持足够的肠内营养支持。由于吞咽困难、全身性疾病所致的严重衰竭、食管的部分机械性梗阻、不能耐受鼻饲者、吸入性肺炎等患儿则经皮内窥镜胃造口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该技术具有操作时间短、创伤小、易实施、并发症少的优点。

5、腹泻病原学检测及基因检测

导致儿童腹泻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种类繁多,每种病原引起的腹泻虽说各有特点,但临床引起的症状及其相似,很难区分。在实验室需要不同的方法区分每种病原体,阳性率较低。目前我们已开展了常见细菌培养及耐药监测、轮状病毒抗原检测水平;继续做好小儿病毒性腹泻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工作,监测常见肠道病毒的流行株及变异情况;开展艰难梭状芽孢杆菌、伤寒杆菌的耐药基因研究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儿童慢性腹泻病因除包括感染、食物不耐受、肿瘤、肠道畸形等因素外,部分遗传相关的慢性腹泻需要进行基因诊断,我科发起成立全国儿童慢性腹泻基因诊断联盟、根据儿童遗传相关性腹泻特点构建儿童慢性腹泻基因panel、创建儿童慢性腹泻基因-表型数据库,在整合临床数据及基因数据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基因panel及数据库,为儿童慢性腹泻诊断建立规范的诊断流程,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改善患儿预后。

6、胃肠动力检测

胃肠动力性疾病、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消化科的常见疾病群,有诸多疑难顽症尚未解决,近年来由于胃肠动力检测工具的现代化和微型化才使小儿胃肠动力的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我们消化科在原有工作基础上,重视小儿全消化道疾病、胃肠动力性疾病、功能性消化不良及小儿慢性腹泻等的研究工作。应用多功能胃肠功能系统建立了较完整的胃肠动力监测体系,对小儿胃食管反流病、小儿贲门失弛缓,食管裂孔疝反流和手术抗反流机制、先天性巨结肠、功能性便秘等胃肠动力学等相关的许多疾病进行一系列的研究工作,还对小儿难治性哮喘、反复肺炎、慢性咳嗽等与胃食管反流的关系进行了临床诊治评估。近期引进肛门直肠高分辨检查系统及结肠测压系统,该系统具有多个通道分布、测压点覆盖全、检查时间明显缩短、获取数据直观全面,可3维成像、患者耐受良好等诸多优势,极大提高了肛门直肠及结肠动力障碍与功能性疾病的诊断及检查水平。

7、儿童食物过敏诊治

儿童食物过敏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因严重食物过敏反应和食物过敏相关消化道疾病在儿科急诊就诊的患儿日益增多,这已成为重要的儿科临床问题。早期诊断儿童牛奶过敏及其他食物过敏对改善患儿营养及生长发育水平极为重要。

我科在全国较早制定了儿童食物过敏的相关诊治规范的临床管理流程,开设儿童食物过敏门诊,利用过敏原检测,食物回避及激发实验诊治儿童食物过敏问题,对儿童食物过敏进行早期干预,有力的促进了儿童的生长发育,保障儿童的身体健康。


  • 金玉
    金玉
    主任医师
  • 郝理华
    郝理华
    主任医师
  • 李玫
    李玫
    主任医师
  • 何祖蕙
    何祖蕙
    主任医师
  • 刘志峰
    刘志峰
    主任医师
  • 林谦
    林谦
    主任医师
  • 郭红梅
    郭红梅
    主任医师
  • 练敏
    练敏
    副主任医师
  • 杨光
    杨光
    副主任医师
  • 杨辉
    杨辉
    副主任医师
  • 程卫霞
    程卫霞
    副主任医师
  • 闫坤龙
    闫坤龙
    副主任医师
  • 张志华
    张志华
    副主任医师

广州路院区:南京市鼓楼区广州路72号 河西院区:南京市建邺区江东南路8号
南京儿童医院版权所有@2008-2019 www.njch.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050362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