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福藩(1907~1974)
医院首任院长,
1930年曾留学日本并就读于长崎医科大学儿科专业
许植之(1923~2012)
医院新生儿内科
创建人之一
徐又椿(1901~1966)
医院中医科
创建人之一
徐田芝(1927~)
曾任医院院长
兼儿童保健所所长
裘淑琴(1925~2015)
医院呼吸、结核病区
创建人之一
叶文源(1921~1990)
医院血液科
创建人之一
余文鑫(1923-2001)
医院传染病区
创建人之一
谷兴琳(1931~)
医院小儿外科、心胸外科
创建人之一
张钟灵(1929~)
医院急救科、急救中心
创建人之一
王洪英(1922~2015)
医院药剂科
创建人之一
殷淑芳(1928~2016)
医院检验科
创建人之一
陆凤梧(1916~2014)
医院护理部
创建人之一
提起吴福藩这个名字,如今南京市儿童医院的大多数职工可能很陌生。他究竟是谁?他就是南京市儿童医院的首任院长,任职18年。
任职期间,他一贯以身作则、埋头苦干、关心职工、无私奉献,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把自己的后半生都献给了儿童医院。
1953年6月,吴福藩调入南京市儿童医院时,医院才成立三个月,不少工作还未步入正轨,许多工作要从零开始。当时最突出的矛盾就是门诊地方小、就诊的病人多,每天总是拥挤不堪,秩序混乱,常有小孩跌伤的情况发生。吴院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个矛盾如何解决,他心里的确很犯难。 作为一个新上任的非党员知识分子院长,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要解决这个矛盾,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但是,吴福藩没有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到,他凭着一颗对党的赤诚之心,作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筹集资金,兴建一幢门诊楼。
之后,他在医院党支部的领导和支持下,一面带领职工采取各种措施保证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转,同时又抽出时间四处奔走,去市政府有关部门反映情况,述说医院目前的状况和困难,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终于筹集好建设门诊楼的资金,并着手门诊楼的筹建工作。
为建好门诊楼,他亲自担任基建组长,抓设计、抓材料。施工期间,他不辞辛劳,经常深入工地抓进度、抓质量,发现问题立即组织技术人员解决,从不过夜。由于他的精心组织,认真细致地安排,整个工程只用了175天,一栋1457平方米,富有民族风格的二层门诊楼就竣工了。建楼速度之快,质量之高,在当时卫生系统中实属罕见。
门诊楼竣工后,吴福藩立即调整布局,增设新的科室,很快投入使用,开诊后的门诊环境整洁,秩序井然,面貌焕然一新,受到了上级领导和患儿家长的一致好评。
门诊楼投入使用后,经过调整,虽然床位有所增加,但由于住院病人日益增多,床位仍十分紧张。这时,吴福藩又开始酝酿病房楼的兴建。1957年7月,在他的主持下,病房楼开始动工,前后仅用了129天,一幢2226平方米、具有儿童病房特点的三层病房楼又拔地而起。病房楼建成后床位增至210张,大大缓解了床位紧张的局面。
吴福藩对职工的生活十分关心。建院初期,职工住房少,且十分简陋。于是,他在建医疗用房的同时,千方百计筹集资金,为职工修建了2000平方米的住房。
建成后,他全部分配给职工,医院其他领导知道他住房条件不好,要他把家搬到医院来住,被他婉言谢绝,他说:“我的住房虽然条件差一点,但不影响生活,职工居住条件改善了,才能安心工作”。直到他去世时,一家人仍住在20多平米的房子里,职工们听说后都十分感动。
吴福藩对党十分忠诚,只要是党的号召,他都带头响应。1959年,党号召“西医学习中医”,他率先带头报名参加南京市举办的第一期“西学中”学习班。结业时,他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二等奖。
1965年,党号召医务人员下乡巡回医疗,年逾花甲的他,不顾自己身患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疾病,依然带领医务人员下乡巡回医疗。在农村,他忍着病痛,身背药箱,走村串户为农民治病,宣传预防为主的方针和卫生知识,赢得当地农民群众的信任和好评。巡回医疗结束回南京后,仍有农民找上门来请他看病。
自1953年调入南京市儿童医院后,他被选为南京市工会联合会执行委员,1956年被评为江苏省先进工作者,1959年至1965年连续当选为南京市政协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届委员。
1974年,吴福藩院长因病逝世,享年67岁。时至今日,医院的老同志们仍对他十分怀念,只要谈到吴福藩院长,无不称赞他是一位可亲可敬的好院长!